(原标题:内蒙古元宝山积石冢:这种级别的红山墓葬,还是很久莫得出现了|访谈)
作家安富建 2024 年 7 月 22 日,上昼五点,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
天蒙蒙亮。党郁和几位共事驱车赶到工地,直奔一座墓而去。认真发掘以来,起早摸黑干了一个多月,莫得见到这样大范畴的墓葬。这一天答案行将揭晓,总共东谈主皆怀着一点欣喜和期待。
党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议论院议论馆员、元宝山积石冢考古领队。元宝山积石冢,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北 1.5 公里处。所谓“积石冢”,主要指用石头堆筑的墓葬,是红山文化特有的景色,接近后世的“陵寝”,可能埋着红山贵族。红山文化,散布在辽宁、河北两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三地,延续发展主要时期距今 6500~5000 年。
几个月前,因元宝山积石冢发生盗墓,院里派党郁负责作念抢救性发掘。那时,她正在敖汉旗负责另一处考古工地,亦然紧锣密饱读在赶,霎时加塞的临时任务有些毒手。正本设计短期了结,没猜度元宝山积石冢并不纯粹,摊子越铺越大。两个工地相距一个小时车程,东谈主手少,两端跑,泛泛彼此支应。今天是两班东谈主马的一次“大会战”。
发掘大墓这一天,总共东谈主起了个大早来了,早饭也没顾上吃。巧合盛夏,趁着晨间清凉,正好干活。而一朝绽放墓室,必须连气儿算帐完。有的东谈主依旧睡眼惺忪,辖下手脚却不竭。
不久,玉龙出来了。
起初运转算帐土层的那一角,正好是墓主东谈主头部,上边堆叠玉猪龙偏握他两件玉器。玉猪龙是红山文化记号性玉器,已考古出土了十多件,亦然辽宁省博物馆的馆标。“第一眼看见它时,嗅觉挺霸气的。其他玉猪龙大多短耳朵,胖乎乎的,造型可儿。这一件耳朵竖直,看上去很凶。”党郁说。
墓室绽放,算帐墓主头部(三件玉器和一件伸开的蚌壳) 党郁供图
玉猪龙 党郁供图
这仅仅算帐了墓葬一角,还是如斯慷慨东谈主心,会不会有更多玉器?
没曾想,直到总共这个词墓室发掘竣事,只好这三件。中午12点多,经过团队不竭歇的弥留功课,终于收工。
一过晌午,萧索日头暴晒。又饿又累一上昼,世东谈主急遽回驻地午饭后,全睡着了。
下昼 2 点多,突降暴雨。党郁看到共事在微信群里辱弄谈:“惊动了王爷”。
这座“王爷”墓编号M15 ,是元宝山积石冢发现的墓葬之最。元宝山积石冢,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发掘的最大范畴的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玉器百余件。其中,M15 的玉猪龙是咫尺考古发掘出土体量最大的一件。考古测年数据泄露,元宝山积石冢的年代在距今 5400~5000 年,属于红山文化晚期。本年 3 月 31 日,“ 2024 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后果揭晓,元宝山积石冢入围 20 个终评模样。
党郁说,“元宝山这种级别的积石冢及墓葬,其实还是很久莫得发掘了,有不少艰巨的发现出来。元宝山积石冢,是红山文化范畴内近些年最艰巨发现之一,影响力不啻在内蒙古。”
在红山文化的信仰中心、无可相比的牛河梁遗迹,发现了红山东谈主主要的十六个行为场合,有丰富的遗存,其中一个场合罕有座积石冢,遗迹出土玉东谈主、玉凤、玉龙等浩繁代表性玉器。
红山文化被合计插足“古国时期”,是为“红山古国”。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考古议论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先生见到元宝山积石冢之后评价,“在红山古国里,元宝山是一方‘诸侯’”。这方“诸侯”与“皆城”——位于辽宁省向阳市的牛河梁遗迹相距约 200 公里。元宝山积石冢的出土发现,让东谈主们愈加肯定,在近 30 万平方公里(接近青海省总面积)的红山文化散布区内,信奉长入的红山礼法。
文博时空邀请元宝山积石冢考古领队党郁,解读元宝山出土玉猪龙的大型墓葬、初度发现的“藏玉于墙”景色、数以吨计的筒形器祭祀堆积的酿成原因,并与红山文化其他遗迹(牛河梁遗迹)考古发现比较,恢复元宝山积石冢在红山文化体系里有多艰巨。
(关连辘集:文博时空《牛河梁遗迹实施领队郭明:玉龙编织的信仰之网,撑起神权至上的“红山古国”|专访》)
远方的“诸侯”:元宝山积石冢有多艰巨?
“刚去元宝山,第一印象是周围的山势地形迥殊,呈‘背山面水’的情状。三面环山,一面向水。”党郁说。
在元宝山积石冢周围,东、西、北三面,小山环绕。东侧,有形似大元宝的元宝山在近旁隆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带,有绵延连续的低山丘陵,不少以“元宝山”定名的地名。积石冢在自北向南的大缓坡上,缓坡绝顶至教(叫)来河。教来河绕着元宝山,东流而去。
绕着考古现场走一圈,经过发掘的遗迹,像掏空果仁的核桃壳,摊开细部结构。
揭开的积石冢,迢遥是元宝山
一座积石冢,有三大“看点”:一是建筑布局,积石冢及从属措施的复杂进度,不错反应对应聚落首长的实力(牛河梁遗迹有三圈围墙的积石冢);二是墓葬规格,“一冢多墓”,冢内大、中、小墓的各异,不错得知社会里面的品级分化进度;三是玉器,红山文化高品级墓葬有“唯玉为葬”的习俗,随葬玉器里藏着时东谈主的念念想不雅念。
元宝山积石冢初度发现“坛冢一体”结构
总共这个词建筑以石头堆砌,“一圆一方”,接合为一:
北部建筑,神似“半球形”扣在大地,直径23.5米,残高2米;
南部建筑,近乎长方形,墙宽约2.35米,东西间距20米,南北全长约 45 米。
在合计一千余平方米(接近三个圭臬篮球场)的大片范畴内,有大中小墓葬共 21 座,其中,红山文化墓葬共9座(其他12座墓葬的年代是夏家店基层文化时期,属于自后者诈欺了这一区域),散布在北圆、南边的建筑内,另有其他诸多祭祀遗迹。
积石冢发掘全景 党郁供图
主体建筑 党郁供图
北
圆、南边,合二为一(石头堆积径直的矮围墙)
积石冢的基础功能是陵寝,供高品级东谈主群使用。还有一类积石建筑,外不雅结构和“冢”近似,但莫得墓葬,可能专供祭祀之用,称为“坛”。“坛、冢、庙”,三者组成红山文化的典型遗迹(牛河梁遗迹有“女神庙”,出土女神头像)。
元宝山积石冢,北圆、南边功能区别并不彰着。“来源咱们合计它的结构是‘北冢南坛’,北部有大型墓葬,南部有祭祀陈迹。实质上,大部分的墓葬散布在南部。既是陵寝,又是祭祀阵势。”党郁说。冢非冢,坛非坛,故名之“坛冢一体”结构。尽管红山文化不乏方坛、圆冢、圆坛、方冢各色形制,这类合二为一的迥殊组合结构却属初度发现。
——为便于名称折柳,本文仍然称之为“圆冢”“方坛”。
9 座红山文化墓葬,依据范畴形制不错分出三大类:大型的石棺墓(带台阶状墓谈)、一般的石棺墓(石块垒砌,个别墓顶或墓底也铺砌石板)以及筒形器墓(石块垒砌+筒形器陶器残片铺底袒护),对应着这些墓主至少存在的三个社会层级。
9 座红山文化墓葬散布(除了M 15 大墓外,其他墓围着冢墙旯旮) 党郁供图
筑墓的大块石板
带台阶状墓谈的大型石棺墓,在红山文化里品级较高。元宝山积石冢只好两座带台阶的石棺墓,编号M 15、M16 ,各有一台阶(牛河梁遗迹有一座墓以致带两台阶)。
带台阶状墓谈石棺墓M 15
带台阶状墓谈石棺墓M 16
M15是圆冢内唯一的墓葬,表层压着几块石板,石板下墓主头东脚西,随葬玉龙等3件高品级玉器。
M15 的墓葬形制较大,土坑较深,放手墓主东谈主骨的空间却相称窄小。“如若墓主在肉身尚存的情况下,强迫能够挤进去。更奇特的是,双手和双脚并拢,有绑缚迹象。”党郁说,“绑缚行为不一定与俘虏或战事相关,可能是某种有助于灵魂逝世的下葬典礼,也有助于尸骨收纳紧凑浮浅。”M16 内并无东谈主骨,只好一颗牙齿,随葬一件高品级的兽面带齿饰玉器。
这两座墓葬的发现提倡了第一个谜题:“中心大墓”在何处?
一般来说,积石冢的建设,是专门为某一位身份尊贵的高品级墓主而设(可能是部落首长),下葬位置每每靠拢中心,即“中心大墓”。红山东谈主“以北为尊”,其他埋入积石冢的墓葬,无论下葬期间夙夜,均散布在“中心大墓”南侧,毫不逾位。
M15规格不低,会不会是“中心大墓”?党郁说,“M15如实位置偏南。在如斯面积的圆冢内,应该不会仅有这一座墓。咫尺还不可下定论,下一步会不时扩大发掘袒护面。”
结果咫尺,元宝山积石冢累计发掘面积 1400 平方米,共算帐墓葬 21 座(含红山文化墓葬 9 座)、石堆 3 座、灰坑 1 处、祭祀坑 1 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种种遗物 200 余件。
“坛冢一体”的结构布局在红山体系里有唯独性,大墓的高品级规格及大中小墓出现彰着分化,加之玉龙、兽面带齿饰等几件重器的出土,元宝山积石冢的艰巨性逐渐清醒。
墓葬个体性别 党郁供图
值得谨慎的是,元宝山积石冢红山文化墓葬“一次葬”墓主皆是男性,男性墓葬大皆随葬了玉器;“二次葬”墓主的皆是女性或儿童。且冢内不少墓葬是迁葬(即墓主先安置在某地,恭候顺当令机迁入或迁出另一坟场)或二次葬,这是红山东谈主常见的葬俗。不仅如斯,港股打新墓主可能存在较胜近的血统关系,其中,M3、M17阐述是父子关系。
这讲解,元宝山社会可能由男性主导。何况聚落首长可能出现家眷传承或世及。
在元宝山积石冢周围十万平方米内,发现了不少红山文化遗迹。距离积石冢最近的一处房址,仅在几百米外。这些遗迹与元宝山积石冢内的“诸侯”的总揽范畴相关。党郁说,“元宝山积石冢墓主可能的统辖范畴有多大,难以斟酌。因为相近遗迹大多未发掘,尚不清醒其所处的年代。不一定是同期期存在,也有迁移居住的可能。墓主身前行为的范畴,周麇集落的散布情况(比如聚落层级的荆棘),这是日后议论的重心”。
对元宝山积石冢最早发现的,亦然唯逐一座在坛冢外发现的墓葬(编号M3)测年,后果泄露,年代在距今 5100~5000 年。自后对早期的 M16、M19 等墓葬测年,达到距今 5300 多年。是以,元宝山积石冢的年代在距今 5400~5000 年。
红山文化积石冢散布情况(红、蓝点暗意;蓝色为牛河梁和元宝山) 党郁供图
那么,这一范畴的积石冢为什么会出咫尺赤峰市?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亦然红山文化的艰巨发现地,曾出土过“中华第一龙”、敖汉陶东谈主。2012年,赤峰市魏家窝铺遗迹与辽宁向阳市牛河梁遗迹、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迹,三处遗迹被列入国度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策划名单》,搭伙开启申遗。
“中华第一龙” 中国国度博物馆藏
敖汉陶东谈主(复成品)
元宝山积石冢是咫尺发现的位置偏北的积石冢,距离牛河梁较远。从范畴上来说,在总共这个词内蒙古自治区,元宝山积石冢可谓“睥睨群雄”。元宝山不远的凉帽山积石冢范畴较小;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有一处积石冢体量堪与元宝山积石冢一比,但仍有不足。元宝山积石冢丰富了红山文化遗迹,具有不可替代的私有价值。
“龙”出大墓,“玉”藏于墙:元宝山积石冢佐证红山文化“玉器分派体系”
在元宝山积石冢,一次发现了三件玉猪龙。
M15 随葬三件玉器,玉猪龙、玉冠饰、斜口筒形器。玉猪龙,是元宝山积石冢最令东谈主惊喜的发现。长 15.8 厘米、宽 9.5 厘米、厚 3 厘米的玉龙,有一个成年东谈主手掌大小,是红山文化百年考古发掘中体量最大的玉猪龙。
M15 出土的三件玉器 党郁供图
另外 2 件玉猪龙,1 件中型、1 件袖珍,在元宝山积石冢的南部祭祀区域发现。
三件玉猪龙共出,殊为无意。要知谈,考古发掘的红山玉猪龙总额不到 15 件,其中,牛河梁遗迹3件,元宝山积石冢3件数目最多。
元宝山积石冢出土玉猪龙 党郁供图
M15 发现的斜口筒形器是红山较常见的高品级玉器,常与勾云形玉器搭配出现,亦然红山特有的器物组合。
元宝山积石冢出土斜口筒形器 党郁供图
玉冠饰的发现也在预感除外。“这是红山文化第一件玉冠饰。从穿孔位置来说,玉冠饰应是缝缀在帽子上头。外形比较相同的玉冠饰,凌家滩遗迹曾经有出土。凌家滩那件长不到7厘米,而元宝山的达15厘米。相称贵重。”党郁说。
红山文化和长江中卑鄙的凌家滩,同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两地天然相隔沉除外,却有多件玉器外不雅接近,常被彼此对比。相同的玉龙、斜口筒形器(玉龟)、双联玉璧等器形,一般合计是红山玉器形制影响了凌家滩。“红山和凌家滩在玉器方法上有交流,但制玉的玉料和时刻仍然各有源头。”党郁说。
元宝山积石冢出土玉冠饰 党郁供图
凌家滩遗迹出土玉冠饰 安徽博物院藏
M16 出土了一件兽面带齿饰,规格较高。“这些玉器可能皆是红山东谈主生前使用,身后随葬。M15的玉斜口筒形器相近有几处磕口,M 16 的兽面带齿饰边角也有残破。”党郁说。
兽面带齿饰 党郁供图
来自墓葬的玉器寥如晨星,最大的墓葬M15、M16 合起来不外四件。实质上,元宝山发现的玉石器合计百余件,卓绝九成来自墙体内和南部的祭祀区域(包含两件中、袖珍玉龙)——这与过往红山玉器多出自墓中不同。
图上红点为玉器出土的散布位置 党郁供图
“藏玉于墙”
元宝山积石冢“藏玉于墙”景色,亦然红山文化的初度发现。
两座大墓,M15埋在圆冢墙内,M16的一角压在了圆冢墙下。如若要完满发掘M16,必须算帐圆冢墙体。在算帐墙体经过中,才随机发现玉器藏在墙内。“藏玉于墙”的祭祀行为,可能是某些特定身份的东谈主群,一件接一件插入墙体中,经过日积月聚而酿成。
往日,红山文化尽管有不少积石冢,但为了保存石墙的全体风貌,少有剖解过。“藏玉于墙”,最着名的是陕北的石峁遗迹,大皆玉器插在石头城墙内,这些玉器因雨水冲刷出来才引起谨慎。元宝山积石冢、石峁遗迹均是随机发现,“‘藏玉于墙’可能并不是元宝山的特例,其他的红山文化遗迹会不会也存在?”,党郁说。
元宝山积石冢“藏玉于墙” 党郁供图
一个积石冢内发现如斯之多的玉器,有“藏玉于墙”景色,且一些祭祀用玉出咫尺墓葬表层。这激勉了党郁对红山文化积石冢与玉器关系的新念念考。
党郁合计,“大皆祭祀玉器、遗迹冢墙外密布筒形器的出现,讲解圆冢可能不啻有下葬功能,也兼祭祀。更进一步说,元宝山大皆玉器既可能是对墓主的祭祀,也可能是对积石冢建筑自身的祭祀。元宝山建筑的艰巨性以致可能高于墓葬的墓主,一些墓葬可类比后世大型宫殿下埋的东谈主祭。石峁玉器插入城墙,瓦解玉器的祭祀对象是城墙建筑。或者是教训相长。这些可能性均不可排斥。”
学者们广大推测:在雄伟红山文化范畴内,很可能存在一个“玉器分派体系”。红山高品级玉器应该经过长入的制作和分派。在这一体系下,“活像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红山玉龙,承载着某种疏浚的文化认可。数百公里外的辽宁岫岩玉产地,由此与牛河梁遗迹、元宝山积石冢等串联在沿途。依据社会身份品级荆棘,各个聚落取得的玉器不等。
牛河梁遗迹的墓葬中险些莫得玉器废物发现。而元宝山发现的百余件玉器,有环、璧、方璧、璜、斧、凿、锥、钺、蚕、蝉、龙以及种种钻芯、玉料、切割的废物等,种类丰富。
元宝山积石冢发现玉器的分类 党郁供图
元宝山积石冢墓葬里出土的玉器,器形精深、玉料上佳。属于黄绿色、透亮的透闪石玉,均是辽宁岫岩玉。推测它们应是通过玉器分派体系取得,属于外来玉器。而墙体藏玉等祭祀用玉,不乏极个别的精细之作,但大部分质料一般,多残玉、料差,以灰暗颜色的蛇纹石类为主,可能是土产货制作。咫尺,红山尚莫得发现玉器加使命坊。钻芯、玉料、切割的废物的出土,可匡助了解红山东谈主的制玉时刻。
此外,元宝山积石冢发现的大皆环镯类玉器,部分体量工整,似无实用价值。党郁合计,“环镯类的玉器,未必是戴在手臂上,也可能是缝在穿着上或铺在墓主身上使用,近似后世的‘金缕玉衣’。”
“剖解”积石冢:用卡车拉的巨量筒形器,彰显祭祀盛景
元宝山积石冢出土器物,以无底筒形器和玉石器两类为主。无底筒形器数目最多。
筒形器,是红山文化典型陶器,形似无底的罐子,荆棘领略。有学者合计这是“通天使器”,近似良渚玉琮,有“陶琮”之称。主要发现于墓葬和祭祀阵势,乃祭祀用器。积石冢外围每每环绕一圈。频繁仅半面饰彩,有彩一侧朝外示东谈主。
元宝山积石冢筒形器的使用,在“红山常规”外,有迥殊之处。
圆冢北部险些保存了原貌。封住墓葬的石堆,从外围向中心收束,堆出了台阶状“金字塔”结构,一层、两层、三层、四层……至少七层门道,残高约两米,“这种门道状外不雅的积石冢,在红山是第一次见到”。
圆冢北部保存较好,有至少七层门道
在牛河梁遗迹,有一座“金字塔”,体量更大,即牛河梁第十三场合。第十三场合是牛河梁遗迹中范畴最大的单体遗迹。一般合计第十三场合莫得墓葬,专用作祭祀。本年,第十三场合发掘使命运转了,不祥会专门外发现。
叹为不雅止的是,元宝山积石冢七层门道上,每一层皆堆着筒形器。推测一层可摆放约200件,摆满总额卓绝千件。“筒形器的彩陶残片,拉了一卡车,有十六七吨。”党郁说。数目之多,超乎设想。在牛河梁遗迹,积石冢外既无多层台阶,也仅有底部一层筒形器。
元宝山积石冢大皆羼杂使用两种筒形器:一是高的(黑彩带高体筒形器),二是矮的(矮体扁钵式筒形器)。
部分矮体扁钵式筒形器
矮体扁钵式筒形器残片
黑彩带高体筒形器残片
黑彩带高体筒形器比较常见,在其他遗迹也有大皆发现;而扁钵式筒形器往日天然也有出土,然而数目少量,何况还是不清醒具体位置。元宝山积石冢均有原位保存。至于高、矮两种不同类型的筒形器的功能区别是什么?还有待改日议论。
筒形器拿掉之后留住的“坑位” 党郁供图
筒形器“坑位”
党郁还发现一个绝顶的景色,“最底层挨着砌石墙的一些筒形器里面,不少栽有长条形的石头,不似表层跌落导致,彰着有东谈主为放手,可能是放手器物倾倒,但不排斥与祭祀相关。”红山东谈主对筒形器如斯复杂的使用,到底寄予了什么?仍然成谜。
每一层台阶上有无数的陶片,党郁推测了其酿成经过,分两个阶段:当“金字塔”冢体完成之后,一次性在每一层放手筒形器。期间荏苒,一些筒形器掉落残碎,于是不息补充、叠累,多年之后酿成了巨量的堆积,“不然不会酿成如斯密密匝匝的情状”。有履历摆放筒形器者,可能也有迥殊身份。
筒形器所在的位置
通过“剖解”元宝山积石冢,可大约复原建设经过:
l第一步:选址。背山面水。
第二步:修整大地。裁减地基“北高南低”缓坡的高差。
第三步:修筑墓葬和石墙。M16压在石墙下,故而墓葬的出现和石墙修筑有先后,或相隔不久。
第四步:摆放筒形器。高、矮两种筒形器的第一轮摆放完成。
(时隔多年……筒形器数目高潮)
第五步:积石冢撤销,封土。
元宝山积石冢,既包含红山文化高品级墓葬,亦然祭祀圣地。百余件玉器(以“藏玉于墙”为代表)、至少七层多达数吨筒形器的使用,反应了当地浓厚的祭祀习俗,丰富了东谈主们对红山文化“坛”“冢”功能及兴建经过的阐明。
积石冢的寿命并未就此停止,红山文化之后的夏家店基层文化时期,仍有东谈主在封土之上修筑墓葬。
今天,生存在此地的村民意思意思为什么多年来这一派地皮上长不出树木,他们不知谈,下边埋着石头,那里曾是迢遥的古东谈主安放信仰的热土。
图片|党郁、杜广磊
排版 | 黄念念琦
揣测打算 | 尹莉莎